李 鑫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世界工業所,北京 100846  摘要:為應對脫歐後經濟振動等一系列問題,2017年1月英國正式提出“現代工業戰略”忠群,以提振英國經濟發展,這與“中國制造2025”戰略有異曲同工之處。本文試圖通過分析“中國制造2025”與“現代工業戰略”異同點,為推動“中國制造2025”與英國“現代工業戰略”對接奠定良好的基礎。  關鍵字:中國制造2025 現代工業戰略一、英國“現代工業戰略”  (一)“現代工業戰略”提出的背景  現代工業戰略是英國政府在面臨新的國內環境以及“脫歐”背景下,制定的提振英國國內經濟,應對脫歐後經濟動蕩的前瞻性措施。目前,英國正面臨著:  1.英國經濟“脫實向虛”趨勢明顯  作為老牌的工業強國,英國曾經擁有全球領先的工業基礎。但是,隨著全球產業鏈的分工佈局,勞動密集型制造業開始轉移到勞動力成本低的發展中國傢,英國經濟開始逐漸“脫實向虛”,制造業占國內生產總值(GDP)的15%,而服務業占比則超過70%。這種高度依賴以金融服務業為主體的經濟結構,使英國經濟在金融危機、歐債危機以及財政緊縮政策中遭受瞭嚴重打擊,經濟復蘇發展緩慢。同時,這也暴露出英國經濟發展中存在的產業結構不平衡、經濟增長缺乏穩固基礎以及抵抗外部風險能力較弱的缺點。  2.英國經濟發展區域不平衡日益擴大  英國南北經濟發展水平差距日益顯著。根據英國統計局2016年12月數據顯示,2014年英國倫敦人均經濟增加值(Gross Value Added)高達42666英鎊,是北部地區人均經濟增加值的2倍,遠高出全國24958英鎊的平均值。同時,隻有英國南部和東南部地區高於平均值。2017年2月英國統計局數據表明,2015年倫敦是英國生產力最高的LEP,比英國平均水平高出31%,人均經濟增加值最高的6個LEP都位於英國大東南地區,北部斯托克頓的LEP生產力最低,低於英國平均水平的20%。南北經濟差距進一步加大,是英國政府提振地方經濟急需解決的問題。  3.英國與其他發達國傢之間生產力差距擴大  2016年第四季度英國就業率為74.6%,創歷史最高值;失業率僅為4.8%,是2005年以來最低值。但是2016年英國經濟增長為1.8%,低於預期經濟增長率,也低於德國1.9%的經濟增長率,失去瞭“G7國傢中經濟增速最快的國傢”的頭銜。與此同時,英國居民收入增長幅度也低於預期,就業率與收入增長放緩,人均收入增長速度低於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整體增長速度。這主要是受制於英國勞動力每小時創造的價值仍低於同等發達國傢的水平。另外,德國“工業4.0”戰略、美國“先進制造業國傢”戰略將進一步拉大英國與德國、美國生產力差距。  4.英國面臨著巨大的“脫歐”壓力  2016年6月,英國通過公投決定脫離歐盟;2017年3月29日,英國政府致函歐盟,正式開啟英國“脫歐”程序。英國脫歐後面臨的最大困難就是金融業將遭受打擊,其主要表現就是英國倫敦金融機構自由進入歐盟市場的時代將結束,其作為全球金融機構進入歐洲市場門戶的作用將結束。這對以金融業為經濟主體的英國將面臨巨大壓力。與此同時,2016年6月以來外資並購英國企業的數量比2015年同期下降瞭30%;2016年外資對英國企業的並購數量由1187起下降至1002起,下降幅度為16%。這都對英國“脫歐”後經濟發展增加巨大壓力。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2017年1月英國政府提出“現代工業戰略”,旨在通過提高全國的生產力和推動增長來提高生活水平和經濟增長,振興“脫歐”後的英國經濟。同時,英國政府希望依托“現代工業戰略”,扭轉英國高度依賴金融服務業的失衡的產業結構,提高勞動生產率,奠定英國工業在全球領先的地位。  (二)“現代工業戰略”的主要內容  2017年1月23日,英國政府正式發佈瞭“現代工業戰略”綠皮書,旨在通過提高全國的生產力和推動增長來提高生活水平和經濟增長。這項計劃涵蓋十大重點,主要包括加大對科研與創新的投資,提升技能,基礎設施升級,支持初創企業,完善政府采購制度,鼓勵貿易、吸引境外投資,提高能源供應效率及綠色發展,培育世界領先產業,驅動全國經濟增長以及創建合適的體制機制、促進產業集聚和地方發展等,並針對重點領域提出瞭新的舉措。  加大對科研與創新的投資,英國政府通過發起“工業挑戰基金”刺激本土創業者的潛力,推動以用戶體驗為驅動力的創新發展,重點領域為電池技術、儲能技術以及網絡技術。  提升技能,英國政府將創建適合未接受國高等教育的年輕人的技術教育系統,並投資1.7億英鎊建設一批有聲譽的技術院校,以滿足提升產業技能的需要。  基礎設施升級,英國政府以基礎設施建設平衡南北經濟發展差異,總體規劃未來的基礎設施投資,充分運用經濟集聚效應,解決全國部分地區生產力薄弱的問題。  支持初創企業,英國政府將通過與商業銀行合作,為北方融資困難的企業提供優惠政策。重點支持中小企業的發展,利用B2B評級和反饋平臺為中小企業的合作提供業務咨詢、支持服務。  完善政府采購制度,英國政府將推出由內閣辦公室開發的“平衡記分卡”方法,並將嘗試在公共部門采購中設計和收集供應商反饋的不同意見。  鼓勵貿易、吸引境外投資,英國政府將加強與加拿大、中國、印度、墨西哥、新加坡和韓國等國傢建立新型貿易關系,並通過建立新的政府團隊為企業海外競標提供政治支持,實施更具有戰略性的對外投資手段。  提高能源供應效率及綠色發展,英國政府將於2017年公佈減排計劃、制定能源供應長期路線圖以及審查新成立的電池技術、儲能和電網技術研究機構。同時,進一步降低海上風電成本。  培育世界領先產業,英國政府準備與具有強有力領導的部門合作,重點將放在先行發展的行業,如生命科學、超低排放車輛、工業數字化、核工業、創意產業。  驅動全國經濟增長,英國政府將使用額外的基礎設施資金釋放地區增長活力;通過改善重大基礎設施推動經濟增長;通過創造有競爭力的新研發資金來支持全國各地的創新業務;建議設立“工業戰略部長級論壇”等。  創建合適的電解水飲水機體制機制、促進產業集聚和地方發展,在適當的情況下,英國政府將通過制定支持供應鏈增長的新政策,最大限度地發揮好大型企業的龍頭作用;確定優先投資,以及地區在吸引投資方面的優勢;給予地方政府更大的自由支持產業增長等。二、“中國制造2025”與英國“現代工業戰略”的異同  相較於英國“現代工業戰略”,中國在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就首次提出“中國制造2025”戰略。這是中國政府在新的國際國內環境下作出的全面提升中國制造發展的質量與水平的重大戰略,其目標是使中國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制造強國。為瞭更好地有針對性地促進“中國制造2025”[2]與“現代工業戰略”的戰略對接,下面分析一下兩者的異同:  (一)“中國制造2025”與“現代工業戰略”的相同點  “中國制造2025”與“現代工業戰略”存在以下幾個共同點:  1.兩者都註重創新對工業發展的驅動作用  “中國制造2025”是以促進制造業創新為主題,促進從“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的轉變,而技術創新就是制造業發展的核心所在。技術創新將帶動傳統制造業的轉型升級,提高工業生產效率以及產品性能,同時刺激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英國“現代工業戰略”同樣將“加大對科研與創新的投資”擺在首位,重點推動電池技術、儲能技術以及網絡技術的創新發展,開拓工業發展的新增長點。  2.兩者都以智能制造為主要發展方向  “中國制造2025”以智能制造為主攻方向,通過發展壯大新興產業實現中國在智能制造領域的領先優勢,以滿足社會發展的需求。“現代工業戰略”是為新興和不斷壯大的企業創造良好的環境,而不是保護傳統行業和企業的原有地位,尤其是智能制造領域。在重點發展領域中,兩者都將智能制造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不僅僅體現在涉及范圍上,更重要的是在智能制造的深度研發與應用領域。  3.兩者的最終目的都是確立全球領先工業的地位  “中國制造2025”戰略的目標是通過“三步走”實現制造強國:第一步,到2025年邁入制造強國行列;第二步,到2035年中國制造業整體達到世界制造強國陣營中等水平;第三步,到新中國成立一百年時,綜合實力進入世界制造強國前列。同時,英國“現代工業戰略”的目標是通過建立並擴大工業優勢技術、產業,縮小英國各地區生產力的差距,實現英國成為全球工業最具競爭力的國傢的奮鬥目標。  (二)“中國制造2025”與“現代工業戰略”的不同點  雖然“中國制造2025”與“現代工業戰略”在創新驅動、人工智能發展以及最終目標等方面存在著共同點,但是兩者仍然存在以下幾點不同之處:  1.兩者戰略基礎不同  “中國制NBR手套造2025”提出的戰略背景是中國制造業水平參差不齊,相當一部分企業還處於“工業2.0”的階段,推動工業2.0、工業3.0和工業4.0並行發展,是中國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的必經之路。而英國作為老牌工業強國,擁有著具有雄厚的工業基礎,工業發展已經處於3.0向4.0過渡發展的階段,“現代工業戰略”實際上是英國再工業化,重新確立全球工業領先地位的發展之路。  2.兩者核心主線有不同  “中國制造2025”的核心主線是兩化融合。目前,新一代信息技術正深刻影響著從價值創造到價值傳遞的各個環節,深度塑造著傳統制造業新業態。[3]因此,加快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傳統制造業的融合,成為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的關鍵點,也是“中國制造2025”戰略的主線。而英國“現代工業戰略”的核心主線是投資。英國政府希冀通過政府主導,加大對科研創新、基礎設施升級、勞動力技能培訓等方面的投資,釋放經濟活力,刺激經濟發展。  3.戰略實施中的政府職能不同  “中國制造2025”堅持“市場主導,政府引導”的原則,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強化企業主體地位,積極轉變政府職能,加強戰略研究和規劃引導,完善相關支持政策,為企業發展創造良好環境;而在《現代工業戰略》綠皮書中,英國政府明確提出“以更為積極的角色來促進工業部門發展和確保經濟紅利全國共享”。這體現瞭英國政府改變瞭原本保守黨的經濟政策,將由以前創造發展環境轉變為政府直接幹預和指導產業發展。  表1 “中國制造2025”與英國“現代工業戰略”的區別      中國制造2025   現代工業戰略   發展   基礎 NICHICON代理商   中國制造業水平參差不齊,相當一部分企業還處於“工業2.0”的階段,推動工業2.0、工業3.0和工業4.0並行發展。   英國具有雄厚的工業基礎,是傳統工業強國。   戰略   目標   通過“三步走”戰略,實現從制造業大國向制造業強國轉變,最終實現制造業強國。   通過提高全國的生產力和推動增長來提高生活水平和經濟增長。   戰略   任務   1.提高國傢制造業創新能力   1. 加大對科研與創包裝材料新的投資   2.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   2. 提升技能   3.強化工業基礎能力   3. 基礎設施升級   4.加強質量品牌建設   4. 支持初創企業   5.全面推行綠色制造   5. 完善政府采購制度   6.大力推動重點領域突破發展   6. 鼓勵貿易、吸引境外投資   7.深入推進制造業結構調整   7. 提高能源供應效率及綠色發展   8.積極發展服務型制造和生產性服業   8. 培育世界領先產業   9.提高制造業國際化發展水平   9. 驅動全國經濟增長      10. 創建合適的體制機制,促進產業集聚和地方發展   重點   領域   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   智能和清潔能源技術   航空航天裝備   機器人和人工智能   先進交通軌道設備   衛星和空間技術   電力裝備   領先的醫療保健和醫學   新材料   制造工藝和新型材料   高檔數控機床和機器人   生物技術和合成量子生物學技術   海洋工程裝備和高技術船舶   革命性數字技術   節能與新能源汽車   新能源汽車   農機裝備      生物醫藥及高性能醫療器械      主要   舉措   推進五項工程建設,即國際制造業創新中心建設工程、智能制造工程、工業強基工程、綠色制造工程、高端裝備創新工程。   “法拉第挑戰計劃”、“工業戰略挑戰基金”   資料來源:《中國制造2025》、《Building Our Industrial Strategy》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看出“中國制造2025”與英國“現代工業戰略”核心目的是一致的,都是為瞭讓全國共享經濟發展成果,都是通過高度重視創新的驅動作用以及高端裝備制造業。但是,兩者的具體戰略目標、核心主線以及重點領域略有不同。這種核心一致,具體表現形式不一的模式既保障瞭兩者的同一性,也提供瞭差異化、互補合作的可能性,都對於兩者的戰略對接奠定瞭良好的基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工業資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